龍志銘 曾 弋 李長樂
摘錄自中國反洗錢實務2020年第2期
貪污賄賂犯罪是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第一百九十一條“洗錢罪”的七類上游犯罪之一,也是反洗錢關注的重點類型。通過對貪污賄賂所得的來源與去向進行核實、查證,在鎖定貪污賄賂證據的同時,挖掘發現洗錢線索,是預防和打擊貪污賄賂及其洗錢犯罪的重要手段。本文結合案件特點,總結作案手法,并提出啟示思考。
一、基本案情
湖南省郴州市紀律檢査委員會、郴州市監察委員會(以下筒稱郴州紀委監委)在辦理曾某貪污受賄案件時,發現李某為曾某保管、轉移受賄資金。中國人民銀行郴州市中心支行了解該案件情況后,與紀委監委進行會商,分析認為李某為曾某掩飾、隱瞞受賄資金的來源和性質,具有明顯的洗錢行為。在郴州市紀委監委與蘇仙區公檢法等有關部門的大力偵辦與審理下,2019年10月25日,郴州市蘇仙區人民法院宣判李某洗錢罪成立,判處李某有期徒刑1年,并處罰金20萬元。
二、作案特點
一是利用親信洗錢,躲避有關部門偵辦。曾某為躲避偵查,回避近親屬,通過親信司機李某為其保管并轉移受賄資金,同時利用職權為李某辦理加油站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營業手續。二是開立多張銀行卡,頻繁跨行轉賬。經公安機關查明,李某共有6個銀行賬戶分散保管曾某的受賄資金,李某用本人身份證在各家銀行機構頻繁開立、注銷個人銀行賬戶,在一家銀行開立新賬戶后,將賬戶資金轉入新賬戶并立刻注銷原有賬戶,通過在多個賬戶之間相互轉賬,將資金周轉于各家銀行機構,使資金看起來更像自己的資金,增強資金的隱蔽性,從而達到掩飾、隱瞞資金來源與性質的目的。三是運用多種手段轉移隱藏資金。曾某為應對有關部門的調查,要求李某將銀行賬戶的資金進行現金存取和轉賬至其他賬戶,并指使李某以自己名義將賬戶資金出借給他人,由李某為其保管欠條,以達到轉移資金的目的。
三、案件啟示
貪污賄賂犯罪的性質決定了腐敗和洗錢的關系極為密切,洗錢是腐敗行為的繼續和延伸。加大對洗錢犯罪打擊的力度,從下游堵截上游犯罪,有助于遏制貪污賄賂犯罪。
一是加大對洗錢犯罪的深挖力度。在打擊貪污賄賂犯罪、毒品犯罪、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等時,應加強對下游犯罪線索的深挖力度與打擊力度,加強對上游犯罪主體身邊人員的摸排與偵查力度。二是加強部門溝通與合作。人民銀行和金融機構應強化與公檢法、紀委監委等部門的聯系,分析研究新型犯罪的作案手法與資金特征,提高洗錢風險監測能力,發現重點可疑交易線索后及時與辦案等部門研判會商,積極推動案件偵破。三是做好反洗錢知識宣傳工作。通過向社會普及洗錢危害、安全開卡用卡等知識,提高社會公眾的金融風險防范意識,避免淪為違法犯罪分子的洗錢工具。